第186章 王家围子
作者:东幽散人   东幽日记最新章节     
    我们到了之后被安排了宿舍,基本上没有打乱我们原有的编制,没想到这里宿舍的条件还真的不错,起码是比柳江盆地的煤矿宿舍强了太多,虽然周围人迹荒芜,绿植茂盛,蚊子看起来很厉害,但是我们已经被发了六神的花露水,想来是没问题的。
    我反正挺怕蚊子的,尤其是当年有一次被蚊子欺负的惨烈记忆,多年来让我一直记忆犹新。
    那时候还是初中,我刚刚学会骑自行车。
    一个夏夜的晚上,我照旧在我爸的菜店帮忙,忽然有电话来订菜,我爸说你去送一趟吧。
    这点儿小活儿,简直不能太轻松,我把菜往车把上一挂,然后骑车就出去了。因为目的地就在我爸卖菜的同一个小区,实在太近,骑自行车再加上我轻车熟路,不到十分钟我就回到菜店了。
    当时是夏天嘛,我穿的很凉快,一套篮球服——即砍袖大背心和宽松大短裤,脚上穿的是泡沫凉鞋。
    当时回到菜店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胳膊腿、手脚都开始奇痒,我就轻轻挠了挠,我的天,两条胳膊、两条腿、两只手、两只脚,开始迅速的出现一个又一个又红又大的包,我当时都惊呆了,现在回忆起来,还是满满的恐怖。
    我数了一下,具体的数字现在已经忘了,大概有三十几个吧,真的!
    自那以后,我晚上出门,要么花露水全身喷,要么连帽子都带上,长袖衣裤,鞋也再不穿露脚的凉鞋。
    有人老早就跟我说过,油城有一个特色,那就是蚊子厉害,或者说又大又毒。
    不是有那么个说法嘛,叫做三个蚊子一盘菜,七个蚊子一麻袋,就是说油城蚊子个头儿大。
    而且这里的蚊子,我觉得嘴也很厉害,或者说口器强大。
    我亲身经历,有一次我晚上等人,离路边的草丛近了一些,虽然我穿着牛仔裤,但因为是大夏天,所以牛仔裤里面就是我的真皮。
    回到家感觉大腿刺挠,一看竟然已经出现了一个蚊子叮完的大包——很显然,那晚的罪魁祸首就是透过我的牛仔裤把我给叮了。
    要说这些油城的蚊子怎么这么厉害,我觉得倒也正常。
    毕竟这里最早都是水泡子,现在改了,维护了,叫做百湖之城。水泡子芦苇最多,简直就是蚊子的天堂。
    而最早一批石油工人来这里开荒的时候,那穿的都是相当朴素的衣服,那衣服在风霜和劳作的熏陶下,无不是一层土、一层油、一层布,那么厚实的衣服淘汰下来的蚊子,用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实在是再正确不过了。
    我们稍稍收拾一下各自的床铺,就被带着一起去食堂了,之后的一日三餐都要在这里解决。
    我反正无所谓,食堂嘛,吃了两年了,习惯了。
    而不习惯的是这里真的很荒凉,跟我们大学周围的环境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下午的时候让我们自由活动,说白了就是继续熟悉这个环境。
    蛇哥先我们一步打探到了附近唯一的一家网吧,按他的说法就是整个油城估计都没有比这家网吧再便宜的地方了,网费一元一小时,包宿只需要五块钱。
    当然电脑很破旧,但是一元钱,还要啥自行车呢?
    我们都纷纷点头深表同意。
    要知道09年我们刚上大学的时候,校门外的杨国福麻辣烫才5块钱一碗,现在已经7块一碗了。
    在这里,我也跟网吧老板打听到了王家围子这里为什么还叫做“七二一”的原因。
    根据他说的一些情况,结合我在他指引下,成功在网上找到了相关资料。
    1968年7月21日,毛主席在《人民日报》关于《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调查报告)》的编者按清样中加写了这样一段话:“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这段话后来被称为“七二一指示”。
    次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篇调查报告和编者按语。编者按语说,这个调查报告“提出了学校教育革命的方向”。
    同年9月,上海机床厂为贯彻“七二一指示”,创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经车间推荐,厂革委会批准,招收本厂52名工人入学,学制2年,学生毕业后仍回厂工作。学校根据本厂需要设置了磨床专业,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劳动、军体,以及各专业课程。此后,“七二一工人大学”的这种学制和教学模式逐步向全国的工矿企业推广。
    到了1975年6月,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全国“七二一”工人大学教育革命经验交流会。这次会后,“七二一大学”在全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新华社1976年7月21日报道,全国\"七二一大学\"从1975年上半年的1200所、9万多人,猛增到1.5万多所、78万多人。另据《中国教育年鉴》记载,截至1976年底,全国共有七二一大学所,学生148.5万人,是同期普通高校学生数的3倍之多。
    而油城的七二一工人大学就是在1975年由原来的油城石油钻采学校更名而来。从此,因为有了这所大学的缘故,“721”这个名字就与王家围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虽然后来全国“721”大学进行调整整顿,被批准保留的进一步充实提高,不具备条件的改为业余大学、企业中等专业学校和文化技术业余学校。油城的也被改掉了,但是这个地方却留下了一个小名“721”。
    然而1984年,上海机床厂党委做出决定,彻底否定的《721调查报告》,认真清除这个报告给该厂造成的恶劣影响,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虽然721已经成为历史,但是直到现在,此地“721”这个小名却经久不衰,一直在坊间流传着,虽然很多人不是很清楚这名字的由来。
    甚至我刚刚还在想,我今天弄明白了,明天会不会又记忆模糊了呢?
    (2011.7.8\/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