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先斩后奏!东瀛通杀!
作者:塞北大刀客   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最新章节     
    “那是自然,织田信长的大名,本官可是如雷灌耳啊!只可惜他太过心急,想要一统天下,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实在可惜,可惜啊!”
    胡惟庸摇了摇头,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九条政孝等人闻言,心中皆是一凛。
    听胡惟庸这意思,大明皇帝似乎并不喜欢野心勃勃之人啊?
    胡惟庸放下酒杯,看了一眼九条政孝等人,见他们都露出了沉思之色,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计策已经起了作用,于是接着说道:
    “不瞒几位大人,当今圣上,雄才伟略,文治武功,远超历代先帝,可不是那么容易说话的。你们这次来,想要让皇上放过你们,只怕是难如登天啊!”
    九条政孝等人闻言,顿时大惊失色,其中一名武士更是忍不住问道:
    “这……这可如何是好?难道,难道我们这次白来了吗?”
    “那倒也不至于,只要你们肯拿出足够的诚意,本相或许可以帮你们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胡惟庸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九条政孝等人一眼。
    九条政孝等人顿时明白了胡惟庸的意思,他们对视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决然之色。
    这次来大明,他们本来就没打算空手而归,既然胡惟庸愿意帮他们,那他们自然也不能小气。
    “丞相大人,只要您能帮我们达成心愿,我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九条政孝说着,从怀中掏出一颗硕大的夜明珠,双手奉上。
    这颗夜明珠是他们此行的礼物中最为珍贵的一件,原本是打算献给大明皇帝的。
    现在看来,只能先用来讨好胡惟庸了。
    “哈哈哈,好说,好说!只要你们有这份心,本相自然会尽力而为。”
    胡惟庸接过夜明珠,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九条政孝等人见胡惟庸如此“上道”,心中大喜,纷纷从怀中掏出带来的宝贝。
    只见各式各样的珍宝在昏黄的烛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芒,
    鸽子蛋大小的珍珠,晶莹剔透的翡翠玉镯,还有做工精巧的金佛像……
    看得胡惟庸眼花缭乱,嘴巴都快合不拢了。
    胡惟庸故作镇定地咳嗽了一声,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满桌的珍宝,心中乐开了花,脸上却故作为难之色:
    “使者大人,这……这也太贵重了,本相万万不能收啊!”
    “丞相大人说笑了,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请您务必收下!”
    九条政孝说着,使了个眼色,身旁的武士立刻会意,将一个沉甸甸的箱子抬到了胡惟庸面前。
    “这里面是……”胡惟庸明知故问,眼中的贪婪之色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丞相大人,这里面是五万两白银,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还请您笑纳!”
    九条政孝压低了声音,生怕别人听到似的。
    五万两白银!
    胡惟庸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可是一笔巨款啊!
    他强忍着心中的激动,故作淡定地说道:“使者大人,你们这是做什么?本相身为朝廷命官,岂能受贿?”
    “丞相大人,您误会了,这不是贿赂,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我们此番前来,除了希望皇上能够网开一面之外,还希望能够和大明永世交好,每年向大明进贡,以表诚意。”
    “每年进贡?”胡惟庸心中一动,这倒是个好主意,如果倭寇每年都向大明进贡,那他岂不是可以从中大捞一笔?
    想到这里,胡惟庸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拍了拍九条政孝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使者大人,你们的心意,本相明白了。你们放心,本相一定会将你们的意思转达给皇上,至于皇上会如何决断,那就不是本相能够左右的了。”
    “那就多谢丞相大人了!”九条政孝等人闻言,顿时喜出望外,纷纷起身向胡惟庸敬酒道谢。
    酒过三巡,九条政孝等人起身告辞,胡惟庸亲自将他们送出了府门,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
    回到书房,胡惟庸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那个装着五万两白银的箱子。
    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他的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他心中清楚,倭寇的野心绝不会就此消弭,他们此番前来,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自己能够从中获利,那就足够了!
    想到这里,胡惟庸的脸上露出了一抹阴狠的笑容。
    他决定,要好好利用倭寇这个问题,来巩固自己的权势,将那些反对自己的人,统统踩在脚下!
    “来人!”胡惟庸对着门外大喊一声。
    “老爷,您有何吩咐?”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躬身问道。
    “你去,给我查!查清楚,最近京城里,有哪些官员,在暗中弹劾我!”胡惟庸眼中寒光闪烁,语气森然地说道。
    管家心中一凛,他知道,老爷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是,老爷,小的这就去办!”管家不敢怠慢,连忙躬身退下。
    ……
    翌日清晨,金銮殿上,百官朝拜,一片肃穆。
    倭寇使者九条政孝再次跪伏于大殿中央,声泪俱下地向朱元璋哭诉倭寇的“悲惨遭遇”,并表示愿意每年向大明进贡白银十万两,绢帛万匹,以求天朝上国退兵。
    “皇上,我等远渡重洋,不远万里前来朝贡,只求皇上开恩,放过我倭寇百姓一条生路啊!”
    九条政孝说完,还故意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额头都磕出血了,看上去倒是情真意切。
    文官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这倭寇倒是识相,竟愿意年年进贡,如此丰厚的条件,皇上应该会答应吧?”
    “是啊,皇上仁慈,想必不会再为难他们了。”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冷眼看着九条政孝的表演,一言不发。
    这小子,真当他是三岁小孩,这么好糊弄?
    “诸位爱卿,你们怎么看?”朱元璋扫视了一眼底下的文武百官,沉声问道。
    “皇上,臣以为,倭寇既已知错,并愿意年年进贡,以示臣服,我大明应以仁义为本,答应他们的请求。”
    “臣附议!倭寇远在海外,穷兵黩武并非长久之计,不如接受他们的进贡,以示我天朝上国的宽宏大量。”
    文官们纷纷站出来表示赞同,毕竟,在他们看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
    朱元璋没有说话,目光转向武将一列,却见他们一个个都沉默不语,只是看着站在武将首位的汤和。
    汤和是开国功臣,久经沙场,深知兵凶战危,更明白穷寇莫追的道理。
    但是,他更明白朱元璋的脾气,这个时候,谁要是敢说一句退兵的话,那可就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汤和,你怎么看?”朱元璋直接点名道。
    汤和上前一步,躬身说道:“皇上,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哦?怎么个从长计议法?”朱元璋饶有兴致地问道。
    汤和顿了顿,说道:
    “皇上,此次出征东瀛,乃鲁王殿下领兵,如今大捷,这议和的条件,自然也要问问鲁王殿下的意思才是。”
    汤和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有直接反对议和,又巧妙地把皮球踢给了远在东瀛的朱檀。
    朱元璋闻言,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说道:“汤和说得有理,此事就先这样吧,退朝!”
    ……
    御书房内,朱元璋看着手中的地图,眉头紧锁。
    “皇上,您还在为倭寇的事烦心?”
    “嗯,你说说,老十他会怎么想?”朱元璋问道。
    “依老奴看,鲁王殿下宅心仁厚,说不定真会答应倭寇的请求。”
    “哼,宅心仁厚?他要是真那么好说话,就不会在应天府的时候,把那几个贪官污吏整治得死去活来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
    “传朕旨意,命人八百里加急,将倭寇的条件送往东瀛,让标儿自己看着办!”
    “是,皇上!”
    ……
    东瀛,博多港。
    朱檀站在海边,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心中思绪万千。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快步走了过来,向朱檀禀报道:“殿下,京城来信!”
    朱檀接过信件,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怎么了,殿下?”蓝玉见朱檀脸色有异,连忙问道。
    “你自己看吧……”朱檀将信件递给了蓝玉。
    蓝玉接过信件,仔细阅读了一遍,顿时勃然大怒,猛地将信件扔在地上,怒吼道:
    “这群狗娘养的倭寇,居然还敢提条件!殿下,末将这就带兵杀回去,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朱檀脸上却不见怒色,反而露出一丝玩味的笑意。他从蓝玉手中接过那信纸,慢条斯理地抚平,一边说道:
    “蓝玉,你呀,还是太冲动了。”
    “殿下!这口气,咱们咽得下去?”蓝玉浓眉倒竖,瓮声瓮气道。
    “谁说要咽下这口气了?”朱檀嘴角一勾,露出一丝冷冽的笑容,“我大明将士浴血奋战,好不容易才打下这东瀛,岂能被区区几句软话就哄骗回去?”
    他说着,将那封信一把拍在桌上,冷笑道:
    “这九条政孝,还真当我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了,想用这种拙劣的伎俩来拖延时间,痴心妄想!”
    “那殿下的意思是……”
    蓝玉虽然性子急躁,但并非愚钝之人,听到朱檀这番话,心中隐隐猜到了什么,试探着问道。
    朱檀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波澜壮阔的大海,沉声道:
    “倭寇狡诈,反复无常,今日能卑躬屈膝,明日便能卷土重来,与其留下后患,不如……”
    他语气一顿,猛地转过身,眼中透出一股凛冽的杀气,“一劳永逸!”
    蓝玉闻言,顿时兴奋地拍掌叫好:
    “殿下英明!末将早就看这帮倭寇不顺眼了,若不将他们彻底打服,日后必成大患!”
    朱檀走到桌案前,提笔蘸墨,龙飞凤舞地在信纸上写了起来。
    他笔锋凌厉,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深深地烙印在纸上。
    “蓝玉,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三日,三日后,本王要亲自率军,踏平倭寇老巢!”
    他决定,先斩后奏!
    以免朝廷多生事端!
    毕竟那帮文臣有多尿性,朱檀非常清楚。
    “得令!”
    蓝玉兴奋地领命而去,仿佛看到了即将到来的胜利。
    ……
    三日后,博多港口战船云集,旌旗蔽日,杀气腾腾的大明军队整装待发。
    朱檀身披金甲,头戴凤翅盔,腰悬宝剑,威风凛凛地站在旗舰之上,宛如天神下凡。
    他看着眼前波澜壮阔的大海,心中没有丝毫的畏惧,只有熊熊燃烧的战意。
    “出发!”
    一声令下,战船齐齐驶出港口,向着倭寇的老巢――王京,浩浩荡荡地进发!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响彻海天,巨大的炮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带着毁灭性的力量,狠狠地砸向壹岐岛的倭寇营寨。
    一时间,王京附近县丞火光冲天,惨叫声、爆炸声连成一片,宛如人间炼狱。
    倭寇哪里见过这等阵势,顿时乱作一团,哭爹喊娘,四处逃窜。
    “杀!”
    趁着倭寇军心涣散之际,朱檀一声令下,早已按捺不住的明军将士如猛虎下山般冲上壹岐岛,与倭寇展开殊死搏斗。
    明军久经沙场,训练有素,手中的兵器更是削铁如泥,相比之下,倭寇的武器装备简直不堪一击。
    战斗几乎成了一边倒的屠杀,明军所到之处,倭寇纷纷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朱檀身先士卒,手中的宝剑如同一条毒蛇,每一次出击,都必将带走一个倭寇的性命。他所过之处,留下一地尸体,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不到一个时辰,战斗便宣告结束。五千倭寇,除了少数几个幸运儿侥幸逃脱外,其余全部被歼,壹岐岛也被明军顺利拿下。
    “殿下神威!大明万胜!”
    看着眼前尸横遍野的景象,明军将士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涨。
    朱檀站在高处,望着远方,目光深邃而坚定。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王京,很快就会迎来属于它的审判!
    一路上,明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倭寇设下的几道防线,直逼王京。
    沿途的倭寇小城,眼见明军旗帜,皆望风而降,无人再敢抵抗。
    朱檀继续率军逼近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