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李家现在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家里顶梁柱李敬彦惨死,一边是封爵接赏,李家的独苗孙子才两岁就已经是有爵位的人了,虽说只是莫等的辅国中尉,了也算是有了顶门立户的资本了。
黄金一百两,白银一千两,锦缎十匹,珍珠十颗。太监把赏赐送过来,丁氏是咬着后槽牙接旨的。还要做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这就是皇权敢露出一点不高兴儿子回不来孙子也保不住。
徐慧珍身心俱疲,搂过便宜儿子亲了亲。李沐阳搂着徐慧珍的脖子奶声奶气的叫妈妈。
小奶团子成功的安抚了徐慧珍的心灵,徐慧珍给孩子喂了一支基因改造液,抱着小奶团子在床上沉沉的睡了,在皇宫那真是八百双眼睛盯着,徐慧珍不敢托大从来都是不肯多说一句话不肯多走一步路。多说多错少说少错。
徐慧珍是风平浪静了,可皇宫却从上到下血洗了一遍,皇帝一怒那就要血流成河了,知道大孙是中毒那可戳了朱元璋的肺管子了。
这位皇帝最在乎的人里面除了马皇后太子朱标那就是嫡长孙朱雄英了,现在有人对大孙下了黑手,明天是不是就是皇后,后天就是太子,大后天这些畜牲就要弑君了不成!
皇宫这些日子就没消停过,皇帝亲自派心腹去查孙子中毒原因。
刚查出一点蛛丝马迹,线索就中断了,气得皇帝暴跳如雷,宫里与这事有牵扯的都处理了几十个人了。
还没等皇帝查清楚这事呢,宫里又出事了,这次是马皇后病了,开始只是偶感风寒的脉象,可是好几个当值太医开过药后都不见好,没几天功夫马皇后都起不来床了。
徐慧珍在家都没住几天,就又被皇帝召回宫了。
徐慧珍都无语了,这才几天啊又进宫了。
徐慧珍看到脸色苍白的马皇后,也不禁感慨万千这是有名的一代贤后,谁也不希望这位皇后死掉,毕竟有她拦着皇帝能少杀几个人。
徐慧珍给马皇后号了号脉,马皇后的脉象很弱,时不时的就像房屋漏雨滴水似的脉搏,这是典型的中毒脉象。在看了看同行开的房子,都增加了解毒的药剂。
可是马皇后的病怎么就不见轻呢?
朱元璋看着徐慧珍一会皱眉一会沉思的样子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徐家丫头,你跟我说实话,俺妹子的病还有没有救?这两天她睡的时间太多了,每天也就能醒两个时辰。俺这心里担心的不行嘞!”
徐慧珍眼皮跳了跳:“娘娘这是中了毒,现在伤了肺腑,按理说太医下的药对症,怎么迟迟不见好转呢,真是奇怪!”
朱元璋这次怒不可遏了,敢动皇后可真是动了他的命根子了。他和马皇后相互扶持这么多年动了马皇后简直是想要他的命了。
徐慧珍查看了马皇后煎药剩的药渣,也没问题啊,这时候煎药的锅引起了徐慧珍的注意,一个古拙的陶锅看着总有那么一点违和感。
徐慧珍抄起药锅向地面砸去,在陶锅四分五裂之后一层白色的粉末映入徐慧珍眼帘,这就对上了。
朱元璋看到这白色的粉末眼底都是杀意,狗胆包天的家伙居然敢毒自己的媳妇!
徐慧珍来了房子亲自去宫中药房抓了药,亲自煎好并且加了几滴灵泉水,喂给马皇后喝了,并且用乾坤三十六针刺激马皇后的穴位促进排毒。
当马皇后也排出了一身黑泥以后,才慢慢的好转了。
徐慧珍又在宫里待了半个月,在每天施针喝汤药的精心治疗下马皇后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等徐慧珍出宫的时候,足足带了一车皇帝给的赏赐。
京郊的庄子就得了两个,每个足足有一千亩地,都是上好的水田。
宫里的事徐慧珍可管不着,这二十来天没见,也不知道李沐阳小朋友有没有长高。
丁氏把孩子照顾的很好,吃的白白胖胖的,按理说李沐阳小朋友应该吃素守孝,可丁氏就这么一个宝贝孙子,孩子正长身体的时候,丁氏就调着花样给孩子做好吃的。什么鸡蛋糕牛奶羹啥有营养给孩子吃啥。
徐慧珍回到家看到又胖了一圈的孩子,也感激婆婆照顾的用心。
如果说徐家这边母慈子孝,那皇宫里现在就是鸡飞狗跳。
顺着那口毒锅的线索,朱元璋查到了太子妃吕氏的身上。
有人看见太子妃吕氏的奶嬷嬷和皇后的贴身婢女云心有联系,两人曾在御花园说了有一刻钟的话。
于是婢女云心和太子妃奶嬷嬷就被关进了慎刑司,这两个人先是大叫冤枉,可慎刑司才不管你冤枉不冤枉,一套行云流水的酷刑下来,两个人都招供了。
吕氏收买了朱雄英身边的小太监,在朱雄英的茶点里每次都加一点夹竹桃的粉末,导致朱雄英身体越来越差,一场风寒就给这位嫡长孙弄的半死不活的。
吕氏害朱雄英的动机很简单,朱雄英是朱标原配常氏生的嫡长子,挡了自己儿子的路这是吕氏所不能容忍的。
吕氏先是用夹竹桃粉给常氏下毒,伪装成常氏生完孩子体虚的假象,这一步她做的很成功没人发现,吕氏轻松的就干掉了太子妃常氏,并且成功的从侧妃爬到了正妃的位置上。
一招鲜吃遍天,吕氏尝到了下毒的甜头,就又如法炮制的对朱雄英下了黑手。这年代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夭折个孩子还不是轻松加愉快的事。
吕氏坐稳了太子妃的位置,手底下可用的人就更多了。轻轻松松的放倒了朱雄英。至于为什么要害马皇后,那就是这老太太天天护着朱雄英,简直就是大业路上的第一个拦路虎。
既然马皇后护着朱雄英那就和朱雄英一起做伴去吧。吕氏这心肠不可畏不歹毒。要不是半路杀出徐慧珍这个程咬金,人家吕氏的计划可真成功了。
历史上吕氏是那个笑到最后的主,成功靠自己的本事爬到了太后的宝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