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邯郸之行
作者:阑风伏雨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最新章节     
    结束了在石家庄附近灵源之地的探查之后,夏先衍马不停蹄地开始了邯郸之行。
    这座古老而又迷人的城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广袤大地之上。
    邯郸西依太行,崇山峻岭、浅山丘陵、河谷壑流阶梯分布。东跨平原,黄河故道、漳、滏、洺、卫河纵横其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旧石器时期有新桥遗址,新石器时期磁山农业文明灿烂。商族文化在漳河流域起源、发展,战国时期邯郸为赵国都城,汉代这里是着名商业都会。
    汉末邺城崛起,魏晋南北朝时相继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国都,兴盛近四百年。
    夏先衍抵达邯郸后,首先探索的便是战国时期赵国文化所孕育的灵源之地。
    慷慨悲歌——赵国故事
    赵氏,与秦共祖。周幽王时入晋,世代为晋国重臣。简子赵鞅营造晋阳城为赵氏根据地,并把势力扩展到邯郸。
    公元前45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尽分晋地,赵国初立。
    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谋求向中原地区扩张。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赵国与秦、齐、楚、燕、韩、魏并称战国七雄。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赵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骑万匹,粟可支十年,傲然雄视天下,常怀吞秦之志,“收率天下以摈秦,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
    公元前262年,秦国发动“长平之战”,坑杀赵兵四十万,赵国一.蹶不振。
    公元前222年,代王嘉被秦俘虏,赵国灭亡。
    公元前386年赵迁都邯郸,历经八代国君,直到秦灭赵,邯郸一直为赵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赵人雄健尚武,廉颇、赵奢、庞媛、李牧等名将辈出,齐国田单、燕国乐毅亦曾为赵所用。
    赵为“四达之国”,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思想活跃,名士云集。儒家荀子、法家慎到、名家公孙龙等诸子思想传播四方,影响深远。
    邯郸故城位于今冀州省邯郸市区及西南郊区,由赵王城和大北城两部分组成,周长约25公里。城西北为王陵区,城西为贵族墓葬区。
    赵王城遗址公园,赵邯郸故城,赵王城遗址-东城组成的赵国历史遗址孕育了关于赵国文化的灵源之地。
    如今,正是因为灵源之地的存在,这个地方即将被建设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赵王城国家遗址公园。
    由于这里要建造国家遗址公园,所以已经圈出了很大一片区域。夏先衍估计,如果新的政策执行下来,这里将会建成一座长约 4 公里、宽约 2 公里的大型遗址公园。
    夏先衍在这里感受到了浓厚的赵国文化。
    如果说灵源是国,那么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的赵国文化则是因。
    灵源实际上可以被视作一种无形文化被具象化的呈现在了世人面前,让人身处这片灵源之地,便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传承至今的赵国的独特文化魅力。
    自然环境是各地文化形成的基础,加上特殊或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百家争鸣,加上自然环境与地理特征,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各国独特文化在本土生根发芽,铸就各地民众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
    春秋战国的五百年历史中的各诸侯国,让这些地域文化拥有它们自己的响亮名号。
    就比如来到冀州,就会让人想起这里是燕赵大地,这片土地上烙印着燕赵文化。
    春秋战国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且动荡的时期,持续了大约五百多年(如果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算起,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在这个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崛起,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各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同时也促进了文化、思想、科技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
    秦国地处西陲,常年与戎狄鏖战,铸就秦人坚韧不拔、尚武好战的品性。他们视军功为荣耀,关中子弟自幼习武,战场上悍不畏死、勇猛精进;于农事间亦是不辞辛劳、默默垦荒,质朴踏实,一心只为富国强兵,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刚劲。
    晋国承继周室血脉,表里山河、地势险要,晋人既有中原礼仪熏陶下的文雅,又不乏果敢决绝的豪迈。卿族争斗虽频,却锤炼出善于权谋、精于周旋的谋略,行事雷厉风行,重承诺、守信用,透着豪迈大气与深谋远虑的融合特质。
    齐国滨海而生,重商逐利,齐文化孕育出民众豁达开朗、机敏聪慧的性格。临淄集市热闹非凡,百姓长袖善舞于商贸,极擅拿捏商机;思想开放包容,热忱接纳四方来客,毫无狭隘排外之态,尽显豪爽洒脱。
    鲁国谨守周礼,堪称儒家文化滥觞之地,鲁人端庄知礼、谦逊温和。曲阜街巷,孩童自幼诵读经典,成人行事谨遵礼仪,尊师重道蔚然成风,举手投足间尽是文雅与克制,内敛质朴、涵养深厚。
    楚国地域广袤,巫风烈烈,楚文化赋予楚人奔放炽热、天马行空的才情。祭祀典仪神秘诡谲,民众心怀虔诚敬畏,行事果敢无畏,情感浓烈如酒;文艺创作上想象绮丽,不羁于陈规,处处彰显豪迈洒脱的浪漫气质。
    宋国乃殷商后裔,秉持旧礼,宋人心性保守却重仁厚情义。虽商业有一定基础,但行事多循旧例,恪守传统道德底线,民风淳朴老实,人际交往真诚重诺,带着股认死理的执着劲儿。
    卫国存续长久,地处中原要冲,卫人受多元文化冲击,温和而灵动。既有着周文化浸润的文雅,又能于乱世巧妙周旋,避险求存;文化艺术氛围浓郁,百姓情感细腻、才思敏捷,懂得审时度势。
    郑国夹于晋楚之间,在列强夹缝里求生存,郑人聪慧狡黠、灵活应变。都城新郑商业发达,民众擅长经营,外交上纵横捭阖、巧舌如簧,力求左右逢源,养成随机应变、处事圆滑的习性。
    魏国率先变法图强,魏人浸润革新进取、务实功利之风。大梁城里贤才汇聚,百姓尊崇知识与能人,全力支持改革政令;日常精于算计,追求效益最大化,行事果敢,怀揣建功立业的热望。
    燕国偏居北方,紧邻戎狄,燕人侠义豪爽、慷慨悲歌。蓟城百姓常抱团御敌,路见不平仗义相助;荆轲刺秦所展现的赴死豪情,正是燕地民众重义轻身、悲壮无畏性格的极致体现。
    赵国推行胡服骑射,革新军事与民俗,赵人兼具中原儒雅与游牧剽悍。邯郸街头既有彬彬有礼的士人论道讲学,又有骑射健儿风驰电掣;思想开放,不惧打破常规,行动果敢迅速,活力四溢。
    吴国枕江濒海,水军强盛,吴人果敢勇猛、好勇斗狠。水乡泽国锤炼其冒险精神,擅长舟楫作战,民风剽悍无畏,对霸业雄心勃勃,有着勇往直前、不服输的劲头。
    越国崛起于东南,越人坚韧顽强、吃苦耐劳。多山多水的环境磨砺其意志,民众能忍辱负重、矢志复仇,民风质朴刚健,执着于兴邦复国。
    韩国身处四战之地,周旋于列强间隙,韩人聪慧机敏、心思缜密。为求生存精于谋略,善于制造精良兵器,低调行事却暗藏锋芒,懂得隐忍周旋、以柔克刚。
    巴国与蜀国隐匿于西南崇山峻岭,巴人勇猛善战、热情豪爽,擅歌舞,民俗豪迈奔放,凭借险峻地势割据一方;蜀人则相对温和内敛,精于农耕、养蚕织锦,有着高超工艺水准,做事勤恳专注,悠然享受巴山蜀水间的富足宁静。
    这些诸侯国虽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但各地民众烙印的性格特点历经岁月沉淀,依旧或隐或现于当今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与民众日常举止之中,成为华夏民族性格多元构成的关键部分。
    这些文化基因代代相传,交织融合,铸就华夏民族包容豁达、坚韧不拔、崇文尚武、重情守义等复杂而独特的民族性格,彰显着古老文明强大韧性与活力,于地域文化细节、民俗节庆、民众日常社交、职业追求里鲜活存续,持续滋养民族前行之路。
    邯郸市区的赵国文化还孕育出了其他两处灵源 —— 丛台灵源和赵苑灵源。这两处地址均是在赵国历史遗址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公园。
    探查完邯郸市区的灵源,众人前往了峰峰矿区的华夏磁州窑富田遗址灵源之地。
    磁州窑是华夏北方着名的民窑,位于今冀州省南部的磁县和峰峰境内,因古代地属磁州而得名。这里在北朝晚期初创青瓷窑场,隋唐为普通民窑,宋、金、元时期,进入装饰陶瓷的时代,装饰品种、技法丰富多彩。明清两代,彭城为北方瓷都。
    北朝时期,邺城成为华夏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使得邺城西郊的漳滏流域开始生产瓷器,创立北方最早的青瓷窑场。这些青瓷胎体有粗有细,釉色青灰或青黄,半数口部有化妆土,器物厚重而精美。
    磁州窑一千多年的烧造历史中,在宋金元时期达到了鼎盛。北宋名窑林立,磁州窑成功地将中国绘画技法用于瓷画,并创烧了磁州窑精品——白地黑花。
    金代,成为磁州窑系之集大成者。元代,磁州窑瓷器以白地黑花为主流,内容极为丰富,此时,开始为皇家官府烧造贡瓷,并作为商品远销海外。
    这无疑又是一座瓷器文化孕育的灵源之地。当夏先衍踏入这片土地之时,一种难以言喻的古老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千年的历史沉淀都凝聚在了每一寸土地之中。
    了解完这里的文化脉络之后,夏先衍取出自己带来的磁州窑所产瓷器。
    他要在此进行一项极为重要的测试。既然历史传承下来的笔墨纸砚文化能够承载灵气带来的规则之力,那么传承千年的瓷器文化是否也具备承载规则之力的能力呢?
    经过一番验证之后,令人惊喜的结果逐渐浮出水面:传承至今的磁州窑,所生产的不仅仅只是普通的瓷器,是能够直接承载灵气所带来的规则之力,蕴含文化传承的瓷器!
    夏先衍在这件现代所产的瓷器上刻画了部分修行功法,功法的神韵被成功铭刻其上,而瓷器依旧完好无损。
    验证完成之后,众人继续前行,前往下一座灵源之地 —— 邺城遗址灵源之地。
    相传 “邺” 为黄帝后裔大业的封地,商朝时伊尹流放其君太甲于此地,当时称桐。史料明确记载的邺城始于春秋时期,齐桓公为尊王攘夷、实现争霸,为卫国修建邺城,当时它是重要的军事据点。后来晋文公用赵衰之计夺取邺城。
    战国时期,邺城属魏,魏文侯设其为陪都,任西门豹为邺令。西门豹投巫破除迷信,并开凿十三道引水渠,使邺城粮食产量提高。魏襄王时任史起为县令,重新整修水渠,引漳水灌溉田亩,邺城成为当时北方发达的城镇。
    西汉初,汉高祖刘邦置魏郡,治所在邺城。东汉末,冀州牧袁绍盘踞于此,开始营建宫室。官渡之战后,袁绍败退。
    建安九年,曹操引漳河之水攻克邺城,汉献帝任曹操为冀州牧,曹操迁尚书省于邺城,自此大规模营建邺城。
    建安十五年,曹操在邺北城建铜爵园,修铜雀台,后又立金凤、冰井二台,并整修天井堰,邺城成为中原地区交通发达之地,奠定了繁盛基础。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称邺城为五都之一的北都,后世以邺北城代指曹魏邺城。
    十六国时期,邺城经历了数个政权交替,东魏时营建了邺南城,东魏孝静皇帝迁都于此。
    建德六年,北周武帝伐齐攻破邺城,改邺为相州治所,下诏拆毁三台,并将建筑材料、所占土地还于民。
    大象二年,北周发生内乱,杨坚平定后,为防势力死灰复燃,下令焚烧邺城,并迁官署与居民于安阳,邺城成为一片废墟。隋唐之后的邺、邺城、邺下、邺中等称谓都是指安阳城 。
    邺城考古工作始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1957 年,考古工作者俞伟超明确了铜雀三台的位置,1976 年起,相关单位对邺南城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考古钻探。
    1983 年 9 月,邺城考古队开始对被漳河冲刷的邺北城和北魏所营建邺南城进行全方位的考古发掘,先后对邺南城的朱明门、邺南城东魏北齐大型佛寺遗址等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邺城是 “建安文学” 的发祥地,以曹氏父子为核心,聚集了建安七子和蔡文姬等人的 “邺城文人集团”,开创了风骨独特的建安文学,谱写了华夏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