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袁可立主政山东道
作者:凉月凉了   朕的大明朕做主最新章节     
    次日一早,在城建营的护送下,在南海子中将就的住了一晚的毕自严等人,回到了京城。
    然后,山东有闻香教造反的消息就传播了开来。
    常言道,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而这山东有人造反的消息传开后,京城的各方势力在私下又走动了起来。
    有的人注意到,虎贲卫与城建营执行严打的范围扩大了。
    原来只是局限在顺天府境内的严打行动,向南扩大,虎贲卫中郎将曹文诏,更是亲自坐镇河间府,防止可能的乱民北上。
    与此同时,赵率教所率领的龙骧卫已经返回南海子驻地,开始休整。
    面对着京营如此郑重其事的戒备,很多人心中都暗自小心。
    还有人注意到,山东有闻香教造反的消息,不是山东巡抚报上来的,不是逃难百姓报上来的,而是锦衣卫去瞅了一眼,就说山东有乱民造反。
    这类人,第一反应就是质疑,质疑锦衣卫假传消息。
    然而,这种论调,没有几天时间,就被打脸了。
    天启二年,三月初九,山东巡抚赵彦关于郓城逆贼徐鸿儒的一道奏本,送入了京师。
    一道奏本,满朝皆惊。
    二月二十五,闻香教开坛造反。
    二月二十七,破郓城,知县余子翼弃城而逃。
    三月初二,徐鸿儒挥师东进,跨过运河,破邹县,署兖州知府印通判郑一杰携家而逃。
    三月初四,徐鸿儒又攻滕县,知县姚之胤望风而遁。
    如今,陶朗先上报,叛军已经围了曲阜,急奏请调天津水师南下平叛。
    邹、滕二县北邻济宁,南接徐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关键节点,这地方如果乱了,大明朝廷随时都有失血的风险。
    “水师上岸,这不是胡闹吗。”
    将陶朗先的奏本丢回到桌子上,朱由校摇了摇头。
    水师上岸剿匪,不划算,不过沈有容的水师还是要动一动的。
    “让沈有容率军移驻登莱,守好沿海造船厂即可。”
    “再以杨兆基为山东总兵官。”
    说着,朱由校又抽出了一本奏章,在上面批了个准字。
    驻沂州兖东副使徐从治的建议,奏请前大同总兵杨肇基复起,任山东总兵,募兵御贼。
    “山东那边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多久能将乱贼平下去?”
    看完了毕自严等人送来的奏章,都批阅过后,朱由校看向毕自严问道。
    “回陛下,山东兵备不整,两月时间恐怕不足以平乱。”
    这时,毕自严已经反应过来,皇帝那两个月是什么意思。
    两个月时间平叛,别闹了。
    大明兵备是个什么情况,满朝堂皆知。
    两个月时间,你别所拣将精兵了,就是路上传递消息一路耽搁,这时间也不怎么够用。
    所以,京营南下就是必然。
    那等到皇帝大怒而派兵南下,还不如自己主动提出来。
    “臣请派钦差,率京营南下,赶赴山东,专理此事。”
    “谁去合适?”
    闻言,朱由校稍微思索了一下后,开口问道。
    “天津知府袁可立。”
    听到皇帝这差不多已经是同意的话,毕自言当即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臣请调袁可立为山东道黜置大使,总督山东一切军政要务,协剿叛逆,以及往后的新政施行。”
    “袁师。”
    闻言,朱由校就是一愣。
    毕自严是怎么想到让袁可立去的。
    不过,这个人选倒的确合适。
    天津府那边的新政,已经铺开,进入了一个观察阶段。
    这个时候调袁可立去山东,既能将新政在山东铺,又能避免袁可立在天津坐大。
    毕竟,天津那边的新政,可不只是政,还牵扯到了沈有容的水师。
    “袁可立主政山东,可行。”
    “给袁可立加山东黜陟使与钦差大使两个官职,山东道五品以下官员,袁可立可自行任命,四品以上官员,毕师等人定吧。”
    抬手就将山东的人事任命权给了毕自言,朱由校手指在桌上敲动了几下后,接着道。
    “登州知府李邦华,调过去继任天津知府,主持新政。”
    “李邦华?”
    听到皇帝说出来的名字,在场众人相互看了一眼后,有人搞不懂这人是谁,但周应秋却是记得。
    这人是皇帝亲口派去辅助袁可立、沈有容整顿登莱、天津水师的。
    “臣以为可。”
    向前一步,周应秋开口道。
    “李邦华辅助袁可立治理登莱,且其对新政也有了解,让他去天津恰逢其时,两人既可快速交接,又可以继续推动新政。”
    “臣附议。”
    有了周应秋带头,剩下的几个主官也纷纷开口道。
    周应秋一说李邦华的履历,他们就明白了,这是皇帝夹带里的人物。
    这就是用实干派官员的好处了,对于什么人适合干什么事,都有自己的主见。
    这要是换阉党或者东林这种大型政治掮客集团来,什么位置用什么人,双方就能给你争吵上十天半个月。
    “至于说京营的调动。”
    见到在场众人不反对,朱由校却是皱起了眉头。
    京营人数太少,调动的话,有些不够。
    虎贲卫在打黑,龙骧卫的骑兵刚刚来回来,还在休整。
    这时候怎么派,就让他有些挠头了。
    “臣以为,虎贲卫出一营,龙骧卫出一营即可。”
    看着在思索的皇帝,兵部尚书黄克瓒开口提议道。
    “令杨兆基率山东兵马为主,从沂州西进,以京营为辅,进驻济南府,防备乱民西过河南,令天津水师进驻登莱,防止动乱,再令南直隶兵马北上进驻徐州,防备乱民南下。”
    “对乱民进行四面联剿,方可尽快将之平灭。”
    “准了。”
    双手拄着下巴,朱由校思索了一会儿后,开口到。
    “传诏,以曹文诏为山东招讨使,平息乱民。”
    “虎贲卫、豹韬卫、龙骧卫各出一营,供其调遣。”
    “粮草调拨,兵部要严格落实。”
    “臣等遵旨。”
    见到皇帝把从广宁调回来的一营老兵都派上了战场,黄克瓒松了一口,当即拱手道。
    “细节上的事情,毕师与六部尚书定吧,给朕上个奏本。”
    主要事情已经定下,朱由校心中也算是放松了一些,当即对众人道。
    “臣等遵旨。”
    听到皇帝的话,在场众人躬身行礼后,离开了旧衙门。
    已经习惯了,皇帝定大方向,然后细枝末节由他们去完善。
    剩下的事情,就是六部衙门之间相互扯皮,掰扯了。
    当袁可立迁山东黜陟使的消息传开后,整个京城都震了一震,很多山东籍的人,都陷入了惊慌之中。
    黜陟使这官,最早出自唐太宗贞观八年,以李靖等十三人为黜陟大使,巡察全国,可以说就是巡抚之职的前身,但从唐之后,就没了这职位。
    如今大明的黜陟使,上对中央朝廷负责,下管布政使、按察使、指挥使三司衙门,顶了巡抚的官位。
    而且,大明的上一个黜陟使是谁?是辽东施行新政的辽东黜陟使孙承宗。
    那么现在袁可立上任山东黜陟使的意义也就很明确了。
    趁着这次山东出了乱民,朝廷在平叛时,顺带着将新政治推行下去。
    若是想的再阴暗些,恐怕朝廷在推行新政时,会将敢阻拦新政的人,都划入乱民之中,一刀都给切了。
    而当京城的山东人们恐慌之时,南海子,朱由校正在给曹文诏说一些注意事项。
    “朕听说你在战场上很是悍勇,这次出兵,可要注意,不要折在山东了。”
    “请陛下放心,末将一定活着回来。”
    闻言,曹文诏当即拱手到。
    皇帝的这种小关心,还是很让人暖心的。
    “嗯。”
    对于曹文诏的打仗能力,朱由校是放心的。
    这厮在战场上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凶狡骁悍。
    悍不畏死,奸猾狡诈,只要让他抓住破绽,就会一口咬上去。
    “山东剿乱,剿扶并用。”
    看着曹文诏,朱由校接着道。
    “你负责剿,袁可立负责扶,主要怎么打,袁可立会有安排。”
    “平乱过程中,若是遇到那活不下去的百姓,都招募起来,编练一番送到天津去,朕让辽东转运使杨嗣昌都给运到辽东去。”
    “是。”
    闻言,曹文诏肯定的点了点头。
    在京城打黑了半个多月,他已经明白了打黑的意义就是打掉为虎作伥的地痞流氓,给百姓一条活路。
    这事是皇帝定下来的,他前面去做没人敢说什么。
    在将要拔营的豹韬卫大营中转了一圈后,来到大营的门外,朱由校仿佛是刚刚想起了什么。
    “另外有个事情,你要注意。”
    站在大门外,挥手示意身边的太监都往后退,朱由校看着曹文诏。
    “请陛下吩咐。”
    见状,曹文诏当即拱手道。
    皇帝这么郑重其事,事不会小了。
    “上次兵部送来的奏报,乱民正在围攻曲阜。”
    “你到山东之后,替朕盯着点儿孔府。”
    “孔府?什么孔府?”
    听到皇帝的话,曹文诏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山东曲阜,孔夫子的那个孔府。”
    眯着眼睛,朱由校看着曹文诏道。
    “你到山东之后,给朕注意着点儿孔家,若是乱民破了孔府,你要替朕保证,衍圣公一家都死透了。”
    “衍圣公一家,都死透了?!”
    瞪大了眼睛,不解的看着皇帝,曹文诏有些震惊。
    那老孔家,可是历朝历代朝廷立起来的牌坊。
    但现在皇帝却要对方死透了。。。
    “若是乱民没攻破孔府,你带兵进驻孔府,看看他们府上有没有什么违禁之物,尤其是甲胄之类的。”
    “陛下是要。。。”
    此时,曹文诏已经明白了皇帝要做什么,话刚出口,就被他收了回去。
    “。。。”
    斜着眼看了一眼曹文诏,朱由校伸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山东民乱平息后,朕会让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去寻你,到时候你配合他。”
    “末将遵旨。”
    话听到这里,曹文诏当即跪地,给皇帝磕了一个头后到。
    “末将一定将事情给陛下办的漂漂亮亮。”
    “你做事,朕放心。”
    将曹文诏从地上扶起,朱由校笑着到。
    “等你回来了,朕差不多就要对喀喇沁动兵了,朕许你一个先锋之职。”
    “谢陛下。”
    闻言,曹文诏心中稍定,对皇帝一拱手后,就转身前去整兵。
    走在前往大营的路上,曹文诏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定。
    皇帝的话,说的很明白了,山东孔府,一定是要完蛋的。
    若是被乱民攻破,还能落得个好名声。
    若是没有,那就要好好的查一查,有没有图谋不轨了。
    看着远去的曹文诏,朱由校又忍不住转起了手上的扳指。
    等到山东平定了,差不多就能先一步将安徽从南直隶拆出来了。
    不过,这个过程中他还需要做一些个安排。
    京营,需要再次扩充了。
    这般想着,朱由校接过亲兵递来的马缰,翻身上马,向着作训司而去。
    作为戚继光后人中,惟一混到了高级将官层级的人,戚金的作训司编练新兵还是很顺利的。
    一个是他和钱世桢,这个城建营主将都是南兵出身有的将领有渊源,两人之间没什么大的矛盾,配合很好。
    而另外一个就是人有真本事。
    大明军队里,那怕是前中期的关宁兵马,都是军饷给够,神仙干碎。
    有皇帝在背后支持,戚金组织京营的速度很快。
    看着正在大校场上操练的士兵,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
    当年戚继光征兵选矿工,那是为了省钱。
    但他这个皇帝不差那点儿钱,所以兵源很是杂乱。
    不过,杂乱却不会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没有什么人,在经过严苛训练之后,还是一副奸滑的刁民样。
    “参见陛下。”
    正在操练士卒的戚金得了士卒的通报后,带着一群将官来到了高台之上。
    “免礼,平身吧。”
    回头看了一眼,挥手示意众人平身,朱由校看向戚金问道。
    “最快需要多久,这些人能上战场?”
    “最少还需要三月。”
    听到皇帝的话,戚金的眉头就是一挑。
    他也听说了山东有乱民造反,皇帝这不会是想让新兵去吧。
    “三个月。”
    琢磨了一下后,朱由校又问道。
    “若是仅需要像在顺天府这样,打击黑恶势力,需要多久?”
    “两个月。”
    “若仅是守城维稳,两个月就可以,但在维稳结束后,需要再次进行整顿。”
    闻言,戚金稍微一思索后,开口到。
    “末将发现,那几营派出去除暴安良的新兵军纪下降的厉害,需要尽快进行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