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开大朝,废衍圣公
作者:凉月凉了   朕的大明朕做主最新章节     
    听着上面正唱到黄忠斩夏侯的段落,朱由校突然转头看向瑞王道。
    “王叔啊,你觉得,二十多年前,神庙征倭的事情,你还记得吧。”
    “啊?朝廷征倭?”
    虽然心思一直都放在皇帝的身上,但此刻听到皇帝的问题,瑞王的大脑转动了好一会儿后,才知道皇帝说的是什么。
    “朝廷征倭那时候,臣尚才出生,打完的时候臣才八岁,臣怎么会记得呢。”
    胖脸上带着笑呵呵的表情,瑞王小声的开口到。
    “陛下是想肖神庙之志,再次征讨倭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你说是不是啊皇叔。”
    歪着脑袋上下打量了一眼瑞王,朱由校摇了摇头。
    这厮在京城养的白白胖胖的,就会寻欢作乐。
    把这厮派去倭国,想起到个镇压的作用,他恐怕是想多了。
    这么想着,朱由校转头对德王挥了挥手。
    “德王叔,过来坐。”
    “唉。”
    看着上面的戏,正心中暗自神伤的德王,听到朱由校的招呼,忙不迭的搬动着椅子靠了过去。
    见到德王过来,瑞王虽然有些不乐意,但也只能往边上挪了挪。
    “德王府上,现在到了京城的人,有多少?”
    歪着脖子看着德王,朱由校开口问道。
    “据说,到了有两三千人。”
    听到皇帝揭自己伤口,德王眉头抽动了两下,开口道。
    “具体是宫里的大珰们安排的,现在还没报给小王。”
    “哦,对。”
    闻言,朱由校恍然的点了点头,用扇子指了指刘时敏。
    “皇爷,诸位郡王都已经安排好了,现在就剩下诸多宗室还没安排。”
    见到皇帝叫自己,刘时敏连忙开口到。
    “大概四月末就能给王爷一个回信。”
    “那就好。”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
    这个给德王安排府邸的事儿,还有个坑在等着德王。
    那就是,诸郡王宗室的屋子,是用德藩的银子买的,但地契上的名字,写的却是宫里。
    也算是一种剥削藩王的方式。
    “皇叔啊,袁可立给我送来了一些东西,是和你们德王府上有关,朕想要和你商议一二。”
    “不知道皇上说的是何事?”
    听到和袁可立有关,德王的心里格登一声。
    “袁可立说,山东如今情势紧急,他以朝廷的名义,将你王府上的存粮都给留了下来。”
    看着德王,朱由校开口道。
    “根据他给我送回来的欠条,有八十多万石存粮,是有这件事吧。”
    “是,是。”
    闻言,德王点了点头。
    “皇上的意思是,这欠条。。。”
    “欠条皇叔收好。”
    看着德王忐忑的表情,朱由校伸手拍了拍他的手,示意对方安心。
    “现在朝廷只是财政大缺,但还没沦落到要强取诸藩钱粮的地步。”
    “待日后朝政暂缓,定给皇叔还上。”
    朝廷现在是穷,但还没穷到和人赖账的程度,顶多就是巧取。
    “朕想知道,若是给德皇叔一府之地,皇叔能不能管的好。”
    “这。。。”
    听到皇帝的话,德王眼神闪烁了几下后,连忙开口道。
    “臣府上的事情都是长史在管,臣一向从不过问。”
    “陛下若是有需,臣怕是无能为力啊。”
    大明从朱棣靖难成功之后,对诸藩王府都是个能限制就限制,到了现在,若不是皇帝要他搬家进京城,他出王府散个心都得提前向皇帝上疏报备,还得挨训斥。
    现在皇帝问他能不能管事。
    不能,打死都不能。
    “这样啊。”
    听着德王的推辞之语,朱由校的眼神闪烁了几下后,就摆了摆手,不再说话,认真看起了戏。
    现在还不能将话说的太明白。
    倭国那是什么地方,化外之地,过去那是享福的?那是被发配了。
    所以就算是实封,恐怕诸王也是宁愿在京城被当猪养,也不愿意去的态度。
    不过,现在将这件事情放点儿风出去,看看有没有聪明人能想明白。
    这么想着,朱由校斜着眼睛又看了眼边上的瑞王。
    希望这两货能有点儿交流。
    在十王府听了一场曲儿,又和在京四王吃了顿饭,算是表现了一下自己的亲亲之谊,朱由校就带着人回到了南海子。
    他与四王的交流会引起什么波澜,就要让时间来证明了。
    当时间进入五月,随着青州衡王的进京,山东的剿匪之事已经进入了尾声。
    别看徐鸿儒闹腾的厉害,但如今的大明,可不是历史上正在构建锦宁防线的时候,平个山东叛乱,要调动两广的士卒来平叛。
    京营、山东、南直隶,再加上后来加入的河南省兵马,死死的将徐鸿儒压制在了兖州府境内。
    待曹文诏亲率龙骧卫士卒奇袭兖州府城下,解任城卫之围后,叛军顿时乱作一团。
    一番狼狈的猪突狗逃后,四地兵马会师,将徐鸿儒带领的最后义军围在了早早就被乱民攻破的邹县之中。
    “招讨使,什么时候攻城?”
    邹县以南十里的一处地主大院之中,是山东招讨使曹文诏的驻地。
    此番汇合进兵的各地主将此时正汇合在此。
    “豹韬卫的炮火已经到了,今夜攻城。”
    闻言,曹文诏抬头看了眼临时被任命为山东总兵的杨兆基后,转头给在场的一个太监一个眼色。
    “陛下有旨。”
    得到了示意,李永贞高呼一声,伴随着的还有两个锦衣卫上前,拉开了他眼前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此番山东民乱,经锦衣卫察查,乃孔府虐民所致,大军过处,以扶为主,慑以军威,宽以养民。虎贲卫中郎将曹文诏,作战勇猛,练兵有方,特迁山东兵马使,统调山东上下一切军务,剿灭兴风作浪之逆贼,安良善百姓之生计,钦此~~~”
    “末将领旨。”
    带着众将领听完圣旨,曹文诏行一大礼后,继续跪在地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又有两个锦衣卫拉开一封圣旨,李永贞接着念了起来。
    接下来的圣旨,就是对在场平乱众将平乱之后的安排了。
    上任不到俩月的山东总兵杨兆基调入京营,以待留用。
    其他的大大小小的将领,该升官的升官,该入京到武略院学习的的入京。
    横竖山东今后的军政主事人就剩下曹文诏一个,彻底的对山东兵事进行一个整理。
    此时对众人宣布皇帝对各军的处置,就是明确告诉他们,攻城之功劳是京营的,你们在边上看着就好。
    而与此同时,一长溜的槛车,正行驶在进京的路上。
    当头的第一辆,就是本来在历史上应该继承衍圣公爵位的孔胤植。
    兖州之乱一解,早就迫不及待的袁可立就南下了,当围攻曲阜的乱军退走后,袁可立就将孔胤植塞进了囚车之中。
    送走“下任”衍圣公后,袁可立就在曲阜周边大开杀戒。
    孔府偏房,鲁王府长史、宗室,兖州府本地的大户,但凡被人举报手上有血案的,都在袁可立这里来领了龙头铡刀一铡。
    随着围观百姓的欢呼雀跃,兖州府的民心稍稍的向着大明倾斜了一些。
    待到五月中旬,随着孔胤植被送入京城。
    一则消息正式在京城传开,令无数的士子读书人瞠目结舌。
    大明皇帝陛下,不但要杀北府孔家,还要虢夺衍圣公爵位。
    皇帝的此举,令满京城人心惶惶,惴惴不安。
    所有人都想知道,皇帝要做什么。
    天启二年五月十五,这是值得被历史铭记的一天。
    因为这天,大明又一次难得的开了大朝会。
    随着三声净鞭响起,文武官员入殿,虽然有些生疏,但官员们对如何行礼还是知道的。
    看着坐着的脸色铁青的皇帝,但凡是个懂得思考的官员,都能看到,皇帝的脑袋上有三把火正熊熊燃烧。
    第一把火,是国恨。
    随着兖州府平乱到了尾声,袁可立将孔府在山东干下的违法乱纪勾当都给报了上来。
    包括但不限于,殴死小民,强买强卖,偷税漏税,官商勾结,联袂士绅对抗官府等等。
    可以说,孔府在山东的权威,那是比朝廷的都要强。
    第二把火,是家仇。
    但由于当时天下初定,人心惶惶,所以朱元璋捏着鼻子承认了孔府的衍圣公。
    但孔府人不念皇恩,反倒是指着大明皇家的鼻子骂暴发户骂了两百多年,现在天下只三家的言论,都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了。
    第三把火,是民愤,山东的民愤。
    “臣等恭请圣安。”
    带着群臣行礼过后,众臣是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第一个开口。
    皇帝的怒火,这都写在了脸上。
    “朕躬安。”
    深吸了一口气,朱由校看着群臣。
    “山东民乱,袁可立给朕的上书中有一句话,让朕觉得这心中是如刀绞一般。”
    “诸位臣工,知道是什么话吗?”
    没等到众人开口,朱由校就自顾自的说道。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听到换地的这话,此刻的群臣都明白,今天要说的灭孔之事,是再多的人反对也要给办了。
    “臣等惶恐。”
    带着群臣,毕自严俯首道。
    “宣旨吧。”
    看着群臣,朱由校一挥手,刘时敏当即出列,拿出一份圣旨,高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孔孟之道,悠久渊长,明先王之道,立经教世,君臣父子,三纲五常,万世之道矣。”
    “太祖有言,人有积金,必求良冶而范之。有美玉,必求良工而琢之。至于子弟,有美质,必求明师教之。盖师所以模范学者,使之成器,因其才力,各俾造就。”
    “太祖又言,孔氏高出常人,常人且知求圣贤之学,况孔氏子孙乎?尔宜勉尔族人,各务进学。”
    “太祖敦敦教诲,朕尚不敢忘却,然山东孔府,藐视太祖教诲,不学无术。”
    首先,给办孔府定性,大明还是尊儒的。
    “今有孔府衍圣公后裔孔胤植,蒙学肄业,不修德行,不谦族类,伪为慈祥,妄称孝梯,无仁爱之实,失乐易之诚,贪纵放肆,败伦乱纪,苛待小民,妄称孔圣之裔。”
    “曲阜,至圣先师首善之地。兖州,禹圣开辟之所。强贼流寇流窜乡里,豪奴劣绅盘亘州府,更有大盗横行一方,拦路强劫,及至今日,百姓不堪其辱,揭竿而起。”
    “何人之过哉?”
    “山东孔府作威而联羽翼,或比匪而效奔趋。”
    这话的意思,就是直接将孔府比作危害一方的流寇,定罪了。
    “胡元暴虐,致使纲纪不存,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致天下骚乱,龙蛇起陆,万民萧索!”
    “太祖三请,胡元僭封衍圣公孔克坚方至南京,太祖礼遇相待,赐宅马米,授官,孔家人蔑弃礼义,彝伦攸斁,肆意指摘我皇明天命。”
    “言曰,凤阳朱,暴发户。”
    听到这里,大殿上的众多官员只觉得头皮有些发凉。
    皇帝这是怎么把这陈年旧账给翻出来的。
    而且,凤阳朱,暴发户,这话是那个挨千刀传到皇帝耳朵里的。
    “山东兖州之政,败坏至此,民不聊生,朕痛心疾首!”
    “钦此~~~”
    随着刘时敏抑扬顿挫的念完圣旨,文华殿上鸦雀无声。
    皇帝的这道圣旨,就是要处理孔家的定案。
    “臣礼部尚书孙如游有本奏。”
    看了眼内阁首辅毕自言,孙如游举起手中笏板,高声道。
    “奏。”
    坐在龙椅之上一甩袖子,朱由校看着孙如游道。
    “启奏陛下。”
    “昔年,太祖为护我大明文脉,宣扬教化,封孔府之人为衍圣公。”
    “然礼部、翰林院据太祖年间所留遗问,遍寻经典,翻尽史书,并未寻到前元延祐三年所封衍圣公封孔思晦之父孔浣为何人。”
    “臣等请废衍圣公名爵。”
    随着孙如游开口,礼部、礼科给事中、翰林院官员纷纷出列,高声道。
    “臣等请废衍圣公名爵!”
    礼部的行为,就是要给朝廷,给天下读书人扯遮羞布了。
    元朝的衍圣公,乃是元仁宗查孔氏家谱,然后废孔思诚立孔思晦为衍圣公,但孔思晦他爹是谁,根本就没明文记载,说是元朝余孽都行。
    只有先废掉衍圣公的合法性,朝廷处理孔府才不至于弄的一地鸡毛。